湖南网络工程职院2024年“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来了
计划招生3000人,招生专业共7个!近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发布2024年“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全日制高职教育专科招生章程。招生对象主要为现职村(含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其后备力量、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新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等有意向在村(含农村社区)工作的人员,需具有高中(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9年5月1日之前出生的人员不能报考)。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是我省实施“农民大学生弹性学制培养计划”的唯一高校,由省政府主办,直属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与湖南开放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依托多所市州分校及县级教学站点构成的遍布全省城乡的教育教学体系,“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支持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及乡村治理,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报考:未参加高考报名的须在2月20日至22日补报名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全日制高职教育(弹性学制)专科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分区域就近组织教学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参加学历教育的同时,须参加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乡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师等职业技能和职业(工种)培训。
学生修满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并掌握一项以上职业技能后,按照有关规定,获得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学生学习期间不需转户口,毕业后学校不负责推荐与安排就业。
对于符合报名条件尚未参加高考报名,且有意愿报考“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人员,须于2024年2月20日至22日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补报名手续。
已完成湖南省高考报名的人员于4月16日8:00至4月22日17:00登录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综合信息平台(简称“考生综合信息平台”)填报“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报考志愿信息。
已被全省统一单招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与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录取。报考人员在填报志愿时,仅限报考一个专业,并确定是否选择专业服从调剂。
已完成湖南省高考报名和“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志愿填报的人员须填写《2024年农民大学生报考资格审核表》,由村(社区)、乡镇(街道)初审并加盖公章,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核并加盖公章后凭高考报名表、志愿信息填报表、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于2024年4月16日至4月22日到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指定的资格审核点(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各市州开放大学)办理报考资料审核手续。
专业计划及学费标准如下表,各专业最终学费标准以2024年湖南省物价主管部门审核为准。
根据物价部门统一规定,“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报考费为80元/生,缴纳时间为5月8日至5月10日,缴纳方式为网上缴费(具体流程详见学校招生网)。缴费成功的考生于2024年5月10日至11日自行打印准考证。缴费咨询电话:0731—82821715,打印准考证咨询电话:0731—82821555。缴费及准考证打印流程详见学校招生网(https://www.hnou.edu.cn/sites/html/wyzs/)。
考录:笔试测试职业适应性
考试以笔试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试,重点考查、测试考生应备、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潜力与职业适应能力。考试范围包括政治思想、思想道德与法治、人文与社会科学、科技与生活、“三农”工作基础与职业适应能力等。考试时间为2024年5月12日。考试大纲、各科目的具体考试时间及地点将在我校招生网(https://www.hnou.edu.cn/sites/html/wyzs/)和官方公众号另行公布。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录取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依据考生所填报专业按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录满为止。如遇生源不足,则对未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按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调剂录取。
对于末位同分的考生,依据以下排序原则进行录取。同分排序规则为:依次按职业适应性测试中的政治思想、思想道德与法治模块成绩、人文与社会科学模块成绩、科技与生活模块成绩、“三农”工作基础模块成绩、职业适应能力模块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
2024年“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于2024年5月19日完成录取工作,已被录取的学生不得参加本年度统一高考和普通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学,特殊情况需转专业的,须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和我院《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学籍管理制度》规定办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1.填报虚假高考报名信息;2.提供虚假的报名资格证明材料;3.有缺考或舞弊、代考等行为;4.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为零;5.报考资格复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违规甚至违法行为。